圭亚那当地时间8月28日,由国药国际牵头开发的圭亚那第六所医院正式开业,标志着圭亚那医院项目全部按期交付。此举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将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又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将“一带一路”建成“健康之路”重要倡议的积极践行,充分诠释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坚定承诺。
9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圭亚那总统阿里发出的贺电中指出,圭亚那是加勒比地区最早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建交53年来,中圭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在多边事务中保持密切协调。愿同阿里总统一道努力,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深化双边互利友好合作,推动中圭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圭亚那医院项目由国药国际牵头开发、中工国际联合建设,被誉为中圭共建“健康丝绸之路”里程碑之作,不仅配备了“中国智造”医疗设备,更依托国药外贸数智发展部自主研发的“同服云”平台,构建起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为当地医院设备运维、服务响应及资产数字化管理提供高效解决方案,也为当地医疗卫生系统现代化转型注入“中国智慧”。
全流程数字化:打造医疗设备智慧管理标杆
作为中圭合作的首个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国药集团迄今规模最大的海外成套项目,圭亚那迄今为止覆盖范围最广、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医疗基础设施项目,六所医院配备超千台“中国智造”医疗设备,设备品类多、管理难度大。国药外贸“同服云”平台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构建起从设备建档到运维巡检的数字化闭环:
精准建档:定制设备二维码,完成千余台设备的数据导入,扫码拍照即可申请设备报修,运维历史可追溯,为每台设备建立唯一“数字身份证”。
定制化管理:针对特殊区域设备,定制“设备集合统一报修”模式,开通院方专属账户,实现资产数据分级管控。
流程化操作:工单设置指定流程,从接单到完工,让每一步操作有章可循,实现操作流程透明可追溯,有效防止漏检、误检。
服务定制化:针对性开发功能满足客户需求
面对项目初期多语言适配、网络环境复杂等核心难题,国药外贸数智发展部团队仅用1个月完成英文语言包开发与部署,通过多轮测试迭代实现界面全英文展示、工单多语言转换等功能,同时精准修正“乔治敦时区显示异常”等细节问题;针对现场网络波动导致的反复登录、标签漏绑定等问题,优化数据传输协议,提升系统稳定性,成功保障六所医院设备管理“不断档”;编制中英文操作手册、录制操作教学视频,推动当地医疗设备管理秩序化、流程化。
长效赋能:为健康丝路注入可持续动力
在保障医院顺利开业的同时,着眼于项目长期价值,团队提前预留了巡检周期配置、配件库管理等功能模块,待设备运行参数积累完成后,即可启动预防性维护模块,推动当地医疗设备管理从“被动维修”向“主动保养”转型,将数字化管理能力“扎根”圭亚那。
小团队大担当:12小时时差下的跨洋技术攻坚
圭亚那与中国存在12小时时差,当地工作时间正值国内深夜。为确保项目进度与现场需求同步,国药外贸数智发展部3人技术小组采用“错峰协作 + 实时响应”工作模式:白天完成系统开发与优化,深夜(对应圭亚那工作时段)保持在线,远程对接现场工程师、医护人员紧急需求,平均每日跨时区沟通时长超4小时。截至开业前,团队累计升级平台12次,处理资产结构树显示异常、地图中文残留等23项适配难题,用高效协同诠释“中国技术团队”的专业与担当。
“同服云”售后维保系统首创“远程服务+本地响应”融合服务模式,打造“数字技术+中国标准”出海样板,以技术创新践行“小而美、惠民生”的合作理念,彰显了中国企业的责任担当,为中圭医疗合作架起数字桥梁。